医院新闻
医师风采┃以专业铸魂 以温度筑心
—— 朝阳区妇幼保健院任虹医生
任虹,“北京市先进工作者”,从医三十二载,她以精湛医术为刃,以温暖仁心为盾,在守护生命的征途上,诠释着医者的力量。
医者“修炼”:在精进中沉淀温度
妇产科被称作医院里“洋溢新生喜悦”的科室,但这份喜悦背后,是分秒必争的生死考验。为扛起这份责任,任虹把专业教材翻到纸页发软、边角卷边:红色批注是刻在心上的急救要点,蓝色标记是待深究的医学细节,黑色笔记则是早已融入肌肉记忆的操作规范。羊水栓塞、产后大出血、婴儿窒息的抢救流程,对她而言,不再是书本上的文字,而是手术室里条件反射般的本能反应。
身为西医,她不断拓宽医学边界,主动修习中医知识,致力以中西医结合为患者提供更全面的诊疗。她深信,医学的精进并非一蹴而就,而是把书读透、把技能练熟的坚持,是在复杂病情面前“迎难而上”的执着。“让专业知识生长出温度”,这温度,源自无数深夜灯下的钻研,更源于对每一个生命的敬畏。
责任本能:在细微处照亮人心
一位孤寡老人做完甲状腺癌手术,连回家的车票钱都凑不齐。任虹得知后,当即掏钱买了车票,备好路上的干粮,亲自把老人送上车。一年后,老人辗转多地方找到她,只为郑重磕个头--医者的举手之劳,却成了他人生命里的光。
32年从医路让她明白,真正的医德从不在惊天动地的壮举里,而在日常的将心比心里。牢记恩师教导:“敬畏生命不是口号,是看见每个患者眼里的光,并愿意为之燃烧自己。”这,便是她作为医者最朴素的本能。
草原抉择:在坚守中传递力量
2023年6月,医院需支援内蒙,作为医务部主任的她主动请缨。支援期间,儿子在校三次晕倒,每次视频,她都强掩愧疚嘱咐孩子“听话”,转身继续投入草原地区的医疗工作中。
内蒙古科左后旗的医院手术室,当时仅靠氧气筒供氧。她初到当地,就遇上紧急状况:一位70岁老人术中突发呼吸心跳骤停,抢救时氧气筒迅速耗尽。在没有氧气的极端条件下,她毫不犹豫地跪在手术台边,进行胸外按压及口对口人工呼吸。整整二十分钟后,新的氧气筒才被送至手术室。最终,她带领团队以顽强的意志和专业的急救,将老人从鬼门关夺回。
深知“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”,她携最新临床理念与诊疗规范,坚持定期培训,六个月开展超百场教学;协助当地开展12项新技术;走访19个乡镇,入户义诊、指导高危孕产妇管理。这份坚守终见回响:2023年,该院在自治区绩效考核排名从第64位跃至第35位,位居通辽市前三。
仁心延伸:让善意超越诊室
“医生做久了,听到求助声,就忍不住往一线冲。”任虹的医者仁心,从不限于诊室与医院。每次探亲途中,只要火车广播“急寻医务人员”,她总会立刻起身赶往现场。曾有一次,一位肿瘤患者突发不适,其女儿因过度紧张也晕厥过去,她一边急救患者,一边安抚家属,守护3个多小时,直到与当地120顺利交接才放心离开。
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语言给社区居民普及医学知识,去福利院给孤寡老人送温暖、做体检等。这些看似微小的事,在她眼里都是医者本分的延伸——让医疗的温暖,触达每个需要的角落。